作者: 盛红娟 孟 林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0-10-10 10:45
文/ 图 通讯员 盛红娟 孟 林
一
国庆节前夕,单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色湖西教育基地正式启用了!
在单县幵山公园,这座外表普通的二层建筑,沐浴着秋日的阳光,安静祥和。
走进去,历史的烟云扑面而来,战火纷飞,风云变幻。
这是一个给你讲述红色湖西故事的地方。
这里展现的,是一张张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鲜活面孔,一个个曾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真实故事,一幅幅湖西大地波澜壮阔的风云画卷。
80多年前血与火交织的悲壮历史,在这里重现。
二
古铜色的大门上,刻着一首歌的旋律。
“……打伤了就抬,打死了就埋,冻僵了迎风跳跳,饿急了紧紧裤带。我们是党的队伍铁的心,一切困难都在我们面前滚开,我们咬紧牙关熬过这黑夜,炽热的太阳明朝定升上来……”
这首《湖西军歌》,是湖西区抗战时期的“抗日进行曲”。当年在湖西,从十几岁的娃娃儿童团员,到年逾古稀的妇救会大娘,都爱唱这首铿锵战歌,心中都燃烧着杀鬼子、打敌人的满腔烈火。
“湖西的抗战是我们坚持,湖西的种子是我们栽培,湖西的人民都在仰望着我们,湖西的危难还待我们排除……”
湖西,这曾是一个千万人共有的名字!
湖西位于鲁苏豫皖四省结合部,东抵津浦铁路,西至菏商公路,南起陇海铁路,北达济菏一线。因位于山东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南四湖”以西,故称湖西。当年,湖西区是与冀鲁豫区、豫皖苏区齐名的抗日根据地。单县是湖西的中心,是湖西区党委、专署、军分区所在地,被誉为“湖西革命的摇篮”。
这首《湖西军歌》的词作者是郭影秋。1943年,在湖西抗日根据地最艰难的时期,他任湖西专署专员。
耳边似乎炮声隆隆,只在一瞬间,这首歌就把人们带回到了当年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三
推开大门,走进序厅。
远看,眼前是一座山。
近看,这是一座由无数血肉身躯组成的“人山”。
湖西地处华北平原,没有高山丘陵,无险可依。在这里建立根据地,打起仗来无处隐蔽,似乎是天然的不利因素。
但是,我们有人民的支持,有成千上万生死与共的群众。平原聚起人山,人山凝成铁壁!这就是坚不可摧的最强大屏障,抵御外侮的铜墙铁壁!
民心凝聚成了中国共产党永远的根据地!
“平原人山”,这正是湖西根据地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
四
红色湖西教育基地展厅面积近5000平方米,分为7大板块33个单元。这是由单县县委、县政府建设,单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弘扬红色文化、加强思想教育的重点工程,主题为“民心托起根据地”,成为原湖西老区22个县市区唯一的专题展示湖西根据地斗争史的场馆。
这里讲述的故事,从抗战爆发一直延续到场馆建设中的2020年春天。每一个真实场景的复原,每一张包含岁月沧桑的照片,每一件经受过战火淬炼的文物,都连接着历史与今天,告诉我们那不能忘记的过去,提醒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
笔者先睹为快,为读者复述其中的几个故事或场景。这些故事都曾发生在我们脚下这片红色热土上,这些场景都是沉甸甸的真实历史。
五
故事:张子敬的革命家庭
湖西抗日根据地从创立初期,就涌现了很多红色堡垒,支撑着湖西的抗战斗争,如湖西“小延安”、曹县“红三村”、鲁西南“小莫斯科”、巨南“红五村”等,被誉为根据地中的“根据地”。
张寨是单县早期党组织活动的中心。1936年春,张子敬在张寨成立了单县农村第一个党支部。抗战爆发后,张寨成为党的工委、地委、县委活动中心。以张寨为中心的单县东南部,党的基础和群众工作始终是苏鲁豫边区最好的地区之一。张寨成为单县乃至湖西地区抗日救亡的中心,时称湖西“小延安”。
1937年12月,中共单县县委成立,办公地点就设在张寨,许多重要会议都在张子敬家中召开。张子敬的二嫂齐居真和妻子蔡志真成了接待员、招待员、“后勤部长”。
张子敬的二嫂齐居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张寨党支部书记。1942年,湖西军分区的伤员被安排在齐居真家养伤,二嫂对待伤员如同亲兄弟,照顾得无微不至。一天,驻单城日军到张寨扫荡,二嫂得知后,带着家人连夜在村外坟地挖了个地窖,把伤员藏起来。又冒着生命危险,给伤员送饭送药,直到伤员安全脱险。
张子敬的妻子蔡志真既是“后勤部长”,又是保卫干部。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领导开会,她就站岗放哨,被大家誉为“红三嫂”。
张寨成为湖西革命的堡垒,张子敬的家就是湖西革命斗争的指挥部。许多领导人回忆在湖西战斗的日子,都说:张子敬全家都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9年5月,以单县张寨为中心的中共苏鲁豫区委成立,为省级抗日政权,湖西根据地正式形成,成为和冀鲁豫、鲁西、鲁南等相同规模的抗日根据地。方圆400公里,辖4个中心县委,10个县委,2个县工委,共22个县级单位。这是湖西根据地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成果最辉煌的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湖西抗日斗争形势如火如荼。
六
场景:谷亭镇
讲述湖西根据地历史,“肃托事件”注定无法回避。
这是一段极其沉重的历史,是我党历史上一桩重大的冤假错案,给蓬勃发展的湖西根据地建设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教训极其惨痛。
“湖西肃托”事件,始于湖边地委干部学校。1939年8月,湖边地委组织部部长王须仁诬指湖西干部学校的教员魏定远为“托匪”。他施用残酷的肉刑,逼迫魏定远招认是“托派”,并逼供出第一批“托派”名单。王须仁搞“肃托”,得到苏支四大队政委王宏鸣的支持。“二王”又挟持苏鲁豫区党委书记白子明同意他们的行动。于是,他们刑讯逼供、诱供、串供,然后再依据口供抓人。如此恶性循环,“托派”越“肃”越多。仅仅两个月,惨死在王须仁、王宏鸣屠刀下的无辜革命干部就达300多人。整个苏鲁豫边区的党组织陷入瘫痪,损失难以估量……
在展厅,复原了当年王须仁和王宏鸣在鱼台县谷亭镇疯狂屠杀区党委干部的场景。
谷亭镇当时是苏鲁豫边区军政委员会驻地。在谷亭镇这段时间里,“二王”天天抓人,天天杀人,被杀的是蒙冤的共产党员,执行者大多是不明真相的八路军战士。很多人在被杀前,高喊的口号是“共产党万岁”“民族解放万岁”,有的还高唱《国际歌》,慷慨壮烈。而执行者却认为自己执行的是党的命令。此情此景,让人悲愤不已,痛彻心扉。
1945年,湖西地区在单县建立烈士墓时,在谷亭镇一个坑里就挖出47具尸体。
在“肃托”事件中,到底有多少党员干部含冤而死,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
据党史资料记载,至少牺牲了300多人。筹建教育基地时,通过多方查询,只找到166位蒙难者名单。这是目前全国最全的湖西“肃托”案被害者名单。
“肃托”被制止后,所有被关押的干部无条件释放,制止了乱捕滥杀,扭转了险恶局势,挽救了大批党员和干部。
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肃托”事件虽经多次处理,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很多党员干部为此蒙冤几十年,历次运动都会受到冲击,却依然对党赤胆忠心,忘我工作,诠释了真正共产党人的本色。
七
故事:郭专员拉犁
“肃托”事件给湖西地区党政军组织造成严重破坏。日伪顽趁机“扫荡”和“蚕食”,加上自然灾害,湖西根据地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
1941年到1943年,湖西根据地财政经济和军民生活都发生了严重危机,军民杂以米糠、地瓜叶、树叶充饥。单县县长高文甫要求:一个干部要救活一户贫苦农民。单县县委把干部供应粮由36斤减为28斤,并要求干部帮户救灾,自带粮食到贫困农户家中,掺上糠、菜、树皮等,与群众同吃、同住,一起吃糠咽菜,共渡难关。
展厅复原了1943年,时任湖西专员的郭影秋在田间为老百姓拉犁的情景。
灾荒之年,很多大牲畜都饿死了,加上日伪顽军的抢劫掠夺,耕力严重不足。抗日根据地政府号召党政军干部战士人拉犁耙,帮百姓耕田。春种时期,专员郭影秋带领干部来到田间,给群众拉犁拉耙。老百姓从党员干部身上,感受到了共产党一心为民的宗旨和真情实意。
郭影秋是湖西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曾任湖西专署专员、军分区司令员,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后任川南行署主任、云南省省长。
“文革”时造反派成立了“郭影秋专案组”,调查他的“历史问题”。专案组从北京到河南、江苏、上海,还到了他曾经浴血奋战过的湖西地区,历时数月之久。得到的回答几乎众口一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最后,专案组来到了郭影秋的家乡——徐州附近的铜山县马兰村,找到了郭影秋的弟弟郭玉伦。进门后他们呆住了,屋子里除了一张破桌子,再也找不到像样的家具。两间睡房地下堆满了厚厚的稻草,没有床。调查人员好奇地问:晚上在哪里睡觉?郭玉伦指着稻草说,就在这。
解放十多年了,堂堂一个省长的弟弟,居然睡在稻草铺上!再看看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如乞丐。
调查人员悄悄问郭玉伦:家里这么穷,怎么不找找你哥哥呢?
郭玉伦说:俺哥在川南行署当主任时,我写过信,想找个工作。他回信说,共产党员不兴以权谋私,我就再也没有找过他。
后来调查人在报告中写道:郭影秋这个人,大节、小节都不错。
八
故事:高粱地里救亲人
这是一个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
1943年,日伪军对湖西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时,单县杨楼卯湖村农民孟大娘和儿子孟宪文在地里发现两名八路军伤员,母子二人把伤员抬回家。日伪得到消息后来村里搜查,他们找来邻居,抬着伤员在高粱地里与鬼子周旋。冒着生命危险挖野菜、找粮食,精心照顾。敌人搜不到他们,恼羞成怒,放火烧了他们的房子。两个多月后,伤员的伤势渐渐好转,孟大娘却累得大病一场。伤员流着泪说:大娘,我们连累你老人家了。房子烧了,以后你们住哪里呢?孟大娘说:孩子,别难过,咱们根据地的老百姓不怕敌人狠。房子烧了,咱们能住地窖。只要保住了人,就啥都有了。
2019年筹建教育基地时,工作人员拿着老八路的回忆录,辗转寻访孟大娘一家,只找到了70多年前孟家被烧的房屋废墟,没有找到孟家人。后来查找孟氏家谱,终于找到了在贵州的孟大娘的孙子。他讲述了以后的故事。
房子被烧后,孟宪文带着孟大娘参加了八路军。他不怕牺牲,英勇作战,曾多次立功,是冀鲁豫的一等功臣。1949年,孟宪文随部队南下作战,后退伍转业到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金融部门工作,1997年10月去世。解放后孟大娘也被儿子接到贵州生活,1964年7月去世,享年74岁。
孟宪文戎马半生,却从未向儿女讲述过自己的英雄经历。当年,报纸上登载了《高粱地里救亲人》的故事,孩子们拿着报纸找孟宪文求证时,他只是点点头,依然默默不语,不多说一字。
展厅里孟宪文的军功章等文物,是孟大娘的孙辈捐赠。
九
场景:李贞乾血战马桥
展厅里有不少巨型油画,其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幅,描绘的是马桥战斗中,湖西专员李贞乾率部突围的场景。
1942年12月20日,日伪万余人对我湖西专署驻地马桥进行合击,当时我武装力量只有一个连。李贞乾命令军事科长张金波带领两个排,掩护十几位民主人士和伤员先转移。民主人士坚决不走,说:李专员,你让两个排掩护我们,谁保护你?我们要和你一起战斗。李贞乾严厉地说:这是命令!快,向北转移!待他们转移后,李贞乾率其余战士和专署全体干部阻击敌人。敌人团团包围了他们,李贞乾率部向马桥西北方向突围,突然马被打伤,李贞乾跌落下来。他站起来,率领大家继续冲杀。敌人集中炮火向他轰击,李贞乾多处中弹,倒在血泊之中,年仅39岁。
当天下午,日伪军还未撤退,四处还弥漫着硝烟。当地百姓冒死赶赴战场,救走负伤的同志,掩埋牺牲的烈士。胡庄一农民冒着极大风险,连夜把李贞乾的遗体背了回去,安葬在胡庄西南地里。
至此,李贞乾和他的两个胞弟相继为抗日战死,连同后来被国民党还乡团活埋的六弟李秉亮,亲兄弟四人为国捐躯,可谓忠烈满门。
李贞乾是湖西根据地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为抗日卖房卖地,捐献了全部家产,死后没留下任何遗产,却为湖西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这幅油画的旁边,还有一个旧石槽。这个石槽,是当年李贞乾战马的马槽。
李贞乾中弹后,战马一身鲜血,独自跑回了李贞乾住过的张花园村老乡张大爷家,围着石槽嘶鸣几声,绝尘而去。张大爷嚎啕大哭:李专员没了!
张大爷把马槽保存了几十年,临终前一再叮嘱家人:啥都可以丢,这个马槽不能丢!后人把马槽盖到了屋子里,又珍藏了几十年。期间,不少文物贩子想出高价收购马槽,他们都没答应。建馆前,张家扒掉房门,把马槽运到了展览馆。
十
故事:湖西五大娘
“湖西五大娘”是一组雕塑。
解放战争时期,湖西大地是我军歼敌的主战场,湖西党政军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支前热潮。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身上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自己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
这是当年大支前的真实写照。为了支援前线,人民群众不惜“倾家荡产”。
在当年的支前拥军热潮中,有激情澎湃的青年,也有两鬓染霜的老人。爱党拥军、牺牲奉献,是那个年代湖西人民的主旋律。“湖西五大娘”就是其中的代表:单县曹庄村的谢大娘,把仅有的三件老棉袄,剪开做军鞋;曹马集的朱大娘,冒着生死火线救治伤员;时集的霍大娘,把自己的寿材捐出安葬烈士;东刘菜园村的李大娘,嘴对嘴喂饭照顾重伤员;陈楼村陈大娘,拉倒了仅有的两间堂屋掩藏军粮。
解放战争中,冀鲁豫战场先后进行了定陶战役、巨野战役、鲁西南战役、淮海战役等八大战役。仅淮海战役,冀鲁豫全区就先后出动民工300余万人,牲口12万头,人工5850多万个,畜工1200多万个;组织担架10000余副,大小车150000多辆,运送小米10500万斤。
八次战役平均算下来,不包含其他财力和物力,每歼灭一个敌人,需要人民出工142.3个!
历史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满怀激情地记住这些小人物,才能真正领悟红色湖西的大历史。
十一
场景:南下干部照片墙
展厅里有很多幅照片,其中有一面南下干部的照片墙,特别令人瞩目。每个人都有两张照片,一张旧照是当年南下时的留影,青春焕发,充满朝气;另一张新照是建教育基地前工作人员去贵州采访所拍,满头白发,容颜苍老。
1948年冬,冀鲁豫干部经过了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的洗礼,刚刚走出青纱帐,过上稳定的生活,幸福的日子正在招手。这时,他们接到了一个新任务:组织干部南下接管新区。他们毅然决然地告别亲人,告别家乡,踊跃报名参加南下队伍。1949年2月28日,由5987名干部战士组成的南下支队,身着崭新的军装,高唱着战歌,浩浩荡荡,向江南进军!历史的车轮将这群共产党人推向了新的时代征程。
到达贵州后,南下干部遭遇了严重的土匪暴乱。两千多名南下干部战士,牺牲在开辟新区的战斗里。
贵州80个县,县县有南下烈士陵园,处处有南下干部英烈。冀鲁豫子弟的鲜血,染就了贵州的红土地。
冀鲁豫南下干部出发时曾得到允诺,完成新区建政任务,三年五载就能返回家乡。可由于形势的变化,战斗一场接着一场,任务一个接着一个。南下干部一心扑在工作上,无暇恋家,无暇思乡。就这样,他们在祖国的大西南从青丝到皓首,为这方土地和人民献了青春献终生。新区成了家乡,家乡成了故乡。
在贵州东部的一个山上,有一座陵园:海天园。几千名来自冀鲁豫的南下干部在贵州大地奋斗大半生后,永远长眠在了这里。
他们在贵州大地留下了美好青春,留下了奋斗与光荣,留下了欢乐与牺牲,留下了赫赫功绩,也留下了子子孙孙,他们成了“地地道道”的贵州人。他们是贵州建设史上永垂史册的人物,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功绩。
十二
场景:红军亭
红军亭,2017年由单县县委在张寨村建立。它记载了在单县战斗生活了大半个世纪的十六个老红军的故事。
这些老红军大多来自江西、福建、四川等南方地区,多数参加过五次反围剿,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屡立战功,后来因伤病留在了单县。
当年养伤期间,湖西的群众把他们视为亲人,舍生忘死掩护他们。由于担心口音暴露,他们中许多人装哑巴,几年不敢开口说话。敌人来了,群众冒险帮他们躲藏。有的不慎被敌人抓去带路,老百姓争着把他们换下来。
湖西人民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帮助他们在当地结婚成家,他们大都成了单县的女婿。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居功不自傲,一直工作在基层,不少人当了农民。可他们从无怨言,怀着感恩之心,想方设法回馈湖西人民。懂医术的长年为百姓义务看病,有能力的想方设法帮助百姓发展生产,用一腔热情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最后,他们都永久长眠在了湖西这片土地上。
他们的故事真实反映了湖西大地军民情深,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的深厚情感。
十三
故事:感恩碑
这是一个延续了80年的故事。
许超是鄄城县人,生于1912年10月,2005年12月在鄄城病逝。生前记二等功一次,并多次被授予战斗奖章。
1940年5月,许超在战斗中受伤,由担架队送至单县张集镇瞿庄村瞿德轩家养伤。他伤得很重,腰上有两个窟窿,部分脊骨被打断,伤口嘟嘟冒着血泡,生命垂危。瞿德轩夫妇日夜守护、精心照料,40多天许超才从鬼门关闯了过来。
当时日本鬼子经常来村里扫荡。每到这时,瞿德轩就会推着木轮车,将许超送到高粱地里藏起来。有时来不及了,就背进村后的荫柳丛,或埋在秫秸堆里。
当时规定,伤员每月供给30斤高粱米,但经常下发不及时,瞿德轩只好到处借粮食。一次,瞿德轩8岁的女儿大景端着一碗稀饭说:“许叔叔,俺爹没借到粮食,家里就只剩下这一碗稀饭了,你先吃。俺爹说你还要打鬼子,不能饿着。”看着年幼的大景,许超哽咽了。他们互相推让着,谁也不肯吃。
瞿德轩的妻子只比许超大四岁,许超却把她当成自己的长辈叫大娘。瞿德轩的妻子说:“你是为我们老百姓负的伤,不能这样叫,就叫我嫂子吧!”许超流着泪说:“你就是我的嫂娘!”
许超在瞿德轩家养了4个月,伤势痊愈回到部队。
1948年10月,许超转业到济南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超多次前往单县寻找恩人。由于村名和地形变化,始终没有找到。一晃到了1990年,在单县张集镇原书记李仕鞠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救命恩人瞿德轩一家。瞿德轩已经去世,许超只见到了瞿德轩的妻子,他一直不忘的“嫂娘”。
没能见救命恩人瞿德轩一面,成了许超终生的遗憾。回家后不久,他便让儿子许学刚到单县拜见瞿家恩人。一再嘱托,不管到什么时候,瞿家的恩情都不能忘。从此,许学刚只要一有时间,就去单县看望瞿家老人。
1997年,许学刚的儿子许文成为一名军医。1999年8月,许文第一次探家时,许学刚就带着许文来到了瞿庄。他说:瞿家的恩情,咱得一代传一代,辈辈不能忘。
2005年,许超临终前把全家人叫到身边,叮嘱说:“我走了,报恩不能断。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
为了报恩,许文利用所学为单县张集镇瞿庄村当地乡亲义诊,已连续9年没有间断。2015年,瞿德轩的儿媳生了重病,许文把他接到济南治病,直到痊愈。
2016年,许文和父亲许学刚一起在瞿庄村口竖立了一块“感恩碑”,把“抗战军民鱼水情 后人感恩传薪火”的“时代愿景”都诠释在了碑文里。
2019年,许学刚又在鄄城老家的院子里立下了一堵“报本墙”,让子孙后代不忘党群情深,不忘老区人民。
十四
场景:人民的注视
这是一组令人过目难忘的特写照片,一双双苍老的眼睛正注视着你。
这些照片,全部来自湖西大地,拍摄于2019年;
这些面孔,曾经有过这样的名字:老民兵、老支前、老英雄、老模范;
这些眼睛,依然在注视和期盼;
注视着他们亲手建立的国家一天天富裕强大;
期盼着他们的儿孙后辈幸福久远。
作为新时期的湖西共产党人,该如何面对这些老人的注视和期盼?
目标在前,重任在肩,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牢记初心,一往无前。
十五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今天,湖西根据地早已成了一个历史名词,湖西作为行政区划早已成为历史,但湖西作为一种精神的传承符号却历久弥新。湖西的红色故事在中华大地永远流传,红色湖西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